为什么有了SOP,问题依旧频发?
但凡在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干过,对文中提到的问题都会深有体会吧。
但凡在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干过,对文中提到的问题都会深有体会吧。
评论中这句非常经典:问题出在前三排,根子就在主席台
资本可以加速一家公司成功,也可以摧毁一家公司。
老外回顾Google如何一步步变的平庸。
决策考量从用户利益变成了公司利益,后来只考量决策者的个人利益。—— 这段真的太有感触了。
裁员的影响是隐蔽而深远的。过去员工可能会关注用户需求或者公司整体利益,坚信做正确的事最终会得到回报,即使超出自己的职责范围。但是裁员后,员工不再相信公司会坚定地支持他们,于是极度规避任何有风险的举动。职责的边界被严格划分,知识和信息被视为珍宝一般囤积起来,因为不可替代性变成了保住工作的唯一手段。 —— 裁员进一步加剧「只考虑自己的利益」
一个组织中,人员的流失(尤其是失败者的离开),是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。
最近Google遇到危机,这是前员工(创业被Google收购)对Google当下管理环境的评论,该员工也曾在微软工作十来年。
有一句热门高亮:
Everyone at every level will spend hundreds of hours preparing a single executive presentation, but it will be the most junior employee and often not even a full-time employee who is tasked with helping a customer for ten minutes.
结合木遥那篇。大厂(大型组织)的改变,还得靠最高层的改变,最好就是换人。并且,改变的过程还伴随着非常大的运气,说起来和个人的命运也没什么两样。
发现木遥把博客的文章清理了,只留下少数文章,还好这篇还在。
没记错的话,这是木遥在百度魏则西事件后写的,百度的口碑彻底崩溃了。如果你在大厂工作过,一定会对这篇文章产生共鸣:就一个个的员工来讲,并没有人主动的选择作恶,但作为整体的公司却惯性的走向了恶,底线和原则会在一次次的试探中被打破。
最大的感受是:怎么能把个人在组织中的无力感,写得如此传神。——那段会议模拟,栩栩如生。
从强生的例子来看,除了一把手的力挽狂澜,几乎没有解决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