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把ChatGPT类比为压缩解压程序:
- 大量语料训练模型:压缩互联网上的知识
- 对话框回答问题:解压互联网上的知识
并且这个压缩是有损的。本文基调大致是对当下ChatGPT热浇浇冷水。
这个类比非常有意思,但仔细想想,这不会成为ChatGPT的问题。
事实上,人类大脑理解世界也一样,输入记录是压缩,表达是解压。人类关注并记忆的也是重点信息,在表达时也是对信息进行扩展陈述,没有谁日常表达是一字不漏的背诵。
在学校时,很多知识都学过,但考试仍然会做错,像不像有损压缩后解压失败?
PS:了解了下本文作者姜峯楠(Ted Chiang),挺厉害的,华裔科幻作家,2016年的科幻电影「降临」改编自他的作品。
其中提到的第二个误解:「ChatGPT 是统计模型,所以它的一切认知都是来自于它的语料。」
我也有,并且当大家讨论ChatGPT的时候,经常会从这个基础数学原理的角度得出「当前的AI并没有质变」的结论。
我不知道有没有质变,但给我的感受,是产生了质变。
但让我更意外的是,原来学术界也不知道在这样基础的原理下,为什么产生如此意外的结果/能力。(就是目前处于它做到了但我们并不确切知道它为什么能做到的状态)-- 关于这一点,木遥附上了两个论文链接,一个来自Google,一个来自微软:
近期看到的非常好的关于ChatGPT的评论。
最后的比喻非常形象:「当你抱怨 ChatGPT 鬼话连篇满嘴跑火车的时候,这可能有点像你看到一只猴子在沙滩上用石头写下1+1=3。它确实算错了,但这不是重点。它有一天会算对的。」
毫无疑问,ChatGPT是AI领域一个质的飞跃,ChatGPT表现出非常强的围绕文本的归纳、总结、推理能力,能替代很多咨询类工作,没想到最先被AI替代的是传统上被认为高知的工作。
并且,它已经达到可商业化的程度,将会有大量资本涌入,推动这个行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,拭目以待。
微信链接备份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8gWpFG0k_vbgy_yUOg6R0g
Kagi出的智能摘要工具:给一个内容链接,它能输出内容摘要。Youtube视频也能输出摘要,非常强大。
测试下来,貌似不支持中文。
Kagi本身是一个搜索引擎,它有付费版本,付费搜索的商业模式能不能行的通,这是个很好的标本。
折叠
全部折叠
展开
全部展开
确定删除此链接?
确定删除此标签?
The personal, minimalist, super-fast, database free, bookmarking service 由 Shaarli 社区提供